参加征集活动数年,感觉旅游推广类征集占据相当部分比重,无论省、市、县、镇、村都在积极打造旅游牌,一度产生“祖国处处是花园”的错觉。但最近新闻里群集爆发的“癌症村”、“肿瘤村”、“铅超标”、“尘肺病”等让我又恍惚起来,那些遍地胜景恐怕是“被美丽”了吧。
随着假日旅游的兴起,各地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,似乎都有读不尽的人文典故,阅不尽的诗画山水。弄条破山沟,前后一堵圈占起来开收门票,名曰“大峡谷”;没有丰厚人文历史也没关系,从世界各地旅游景点“拷贝”过来,大杂烩式的堆在一起,“一日游遍世界”;弄几尊古今中外的神像,撑起“佛家圣地”的门面,真不知这么多神仙会不会水土不服?抑或争抢香火钱而打架?据说靠“非常”手段上位的释永信主持,频频各地作秀,大展商业手腕,将一千古名刹的少林寺弄得铜臭遍地,不知这位所谓的大师,还尚能念经否?
近日新闻报道,曾经被誉为广州旅游业“月亮工程”的“世界大观主题乐园”已经关门歇业,而其他一些曾经一哄而上的同质化旅游景点也面临关门歇业的窘境。
时值“十一”假日黄金周临近,各旅游景点又开始酝酿门票涨价,而云南大理折腾出一个“古城保护费”的名堂来。这些所谓的旅游景点门票动辄上百元,甚至数百元,显然仍不知足,年年加码并不鲜见。不仅如此,有的景点里面还有景点,大门收过费后二门再收。抑或弄几个形似和尚的“秃驴”,指手画脚为众生指点人生迷津,忽悠上把香,居然也要上百元。倘或不从,便露出狰狞面目。真不知我佛面对此景,当有何感想?
与各地门票频频涨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“人间天堂”的杭州西湖从02年就开始免费向社会开放,这也是全国唯一免费开放的5A级风景区。“免费西湖”固然每年少收入门票上千万元,但由此而来的滚滚人流却带动了其他相关消费,旅游副收入却增收了数亿元。
“杭州西湖”的经营智慧,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柯达胶卷。柯达最早发明了傻瓜相机,但是他没有申请专利,而是出人意料地任人仿制,但自己却牢牢把握住了胶卷市场,单凭这一块就赚了个盆满钵满。
其实,这些众多景区,不过都是全民公共资源而已。但是却被某些人“强势”占有,且以冠冕堂皇之名源源不断从百姓手中榨取银两。正如全国各地比日本鬼子碉楼岗哨还要密集的“收费站”,永无止境地捞取“过路钱”。
据说,在国外的旅游景点,很少有收取门票的做法。在他们看来,利用全民资源而收取民众钱财是不可思议的事情,即便收取也要经历严格的听证程序。
同是一个地球上的国家,差距咋这么大呢?
(此文之后,将“封笔”一段时间,并恭祝坛中朋友们好运!)
参与讨论:http://witkey8.5d6d.com/thread-25188-1-46.html
此为爱征集网会员原创!来源请注明“来自:爱征集网”及作者,否则爱征集网保留追究的权利!